1、打开消火栓门,按下内部启泵报警按钮(按钮是启动消防泵和报警的 [1] )。
2、一人接好枪头和水带奔向起火点。
3、另一人将水带的另一端接在和栓头铝口上。
4、逆时针打开阀门水喷出即可。注:电起火要确定切断电源。
室外使用编辑
1、用扳手打开地下消防栓的水袋口连接开关。
2、将消防水带进行连接。
3、用扳手打开地下消防栓的出水阀门开关。
4、接连水带口及出水枪头。
5、至少两人以上手拿喷水枪头,向火源喷水直到火灭熄为止。
种类编辑
1.室内消防栓
室内消火栓是室内管网向火场供水的,带有阀门的接口,为工厂、仓库、高层建筑、公共建筑及船舶等室内固定消防设施,通常安装在消火栓箱内,与消防水带和水枪等器材配套使用。减压稳压型型消防栓为其中一种。
系统组成编辑
一、消防栓设备。由水枪水带消火栓组成。
二、给水管网。由引入管消防干管消防立管以及相关阀门阀件组成。
三、屋顶消防栓。供消防栓给水系统检查试用之用。
四、水泵接合器。消防水池,消防水箱等组成。临时高压编辑
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是指在管道内平时为低压,其水压和流量不能满足不利点的灭火需要,当火警时,自动启动消防泵,并且屋顶消防水箱、气压罐等稳压设施给系统补水,使系统变成高压,实现灭火。常高压编辑室内常高压消防栓系统
常高压消防栓系统是指管网内经常保持足够的压力和消防用水量,一般没有消火栓启泵按钮,火灾时不需要使用消防车或其他移动式水泵等消防设备加压,直接由消火栓接出水带就可满足水枪出水灭火要求。
“消防”一词,系日本语,在江户时代开始出现这个词。早见于亨保九年(清雍正二年,1724年),武州新仓郡的《王人帐前书》,有“发生火灾时,村中的‘消防’就赶到”的记载。到明治初期(清同治十二年,1873年)“消防”一词开始普及。但“消防”的根在中国。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,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(284年)就开始传入日本。“消防”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,字义也无差别。“消防”一词的出现,充分反应了当时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密切。火灾与消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命题。在各类自然灾害中,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、空间限制,发生频率很高的灾害。这种灾害随着人类用火的历史而伴生;以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(古称“火政”),也就应运而生。
古代火灾
《甲骨文合集》刊载的*583版,*584版两条涂朱的甲骨卜辞,记录了公元前1339——1281年商代武丁时期,奴隶夜间放火焚烧奴隶主的三座粮食仓库。这是有文字以来,早的火灾记录。 事实上,文字出现之前,先民们早已遭到火灾的焚掠。为了生存的需要,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始了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。当考古工作者,把一座埋藏在地下数千年的人类居住遗址,发掘并展现在世人面前时,我们惊异地发现,这些居住遗址,简直就是早期建筑火灾的见证。如果说二千年前西安半坡遗址,那一座半地穴式的方形小屋,因火灾毁坏后留下的木炭还清晰可见,足以表明是一座比较原始的早期建筑火灾现场遗址的话,那么五千年前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型公共建筑遗址,就不仅仅是建筑火灾现场遗址,那此在木柱周围用泥土构筑的的“防火保护层”和残存的“防火保护层”中、涂抹于木柱上的一层坚固防火涂料(胶结材料),就更能证明我们的祖先,很早以前就在探索建筑防火的技术,其**成就,令人惊叹不已。
全国新建公安消防队(站)1200多个,新增消火栓20多万个,新购消防车辆6200多辆;
“清剿火患”战役中,各地消防部门共检查单位2500多万家,督促整改隐患1.5亿余处。
我国消防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组数据。
2009年,也就是2009年8月18日,*总书记就湖南消防英雄宋文博的事迹作出重要指示:“要大力宣传宋文博同志的感人事迹,努力建设一支‘忠诚可靠、服务人民、竭诚奉献’的消防队伍”。随后,国务委员、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主持召开部党委扩大会,组织认真学习领会,研究加强改进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。
全国公安消防*深入开展“三句话”总要求学习实践活动,努力锻造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,有效维护了消防安全形势稳定。
政策支持力度加大,消防经费投入增加
*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后,各级党委、**认真贯彻落实,把消防工作摆到更加**的位置来抓,消防工作地位显著提升,影响力不断扩大。